东方网记者刘轶琳11月22日报道:近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的手术室里,心血管内科主任许嘉鸿顺利开展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和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联合治疗手术,既救命、又护心,为心衰患者一站式解决两个问题。据悉,这是上海市首批落地医疗机构并进入临床应用的CCM。公利医院作为CCM植入术式的主要发起方之一,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标志着该院在心血管心衰介入诊疗技术方面达到了领先水平,为更多心衰患者带来希望。

李老伯今年82岁,因长期心衰症状反复发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于近日来到公利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检查显示,李老伯的左室射血分数仅为30%,而正常值在50%以上,属于晚期心力衰竭。而且患者年纪大,规范化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随时可能出现心衰急性发作或因恶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需考虑器械辅助治疗。
为了增强李老伯的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衰症状的同时,实现自动除颤、预防猝死,提升生活质量,许嘉鸿主任组织科室全员全面分析讨论了患者的病情,精心制定了心脏收缩力调节器和植入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联合治疗手术方案。
据了解,CCM是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的一项全新器械疗法,它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促进更多血液泵出,从而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相较于常规心脏起搏器,CCM可以在体外进行多次充电,有效减少因起搏器电池耗竭带来的更换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而ICD则是一种能快速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它又可起搏心脏。
由于一站式手术需要在患者右心室内同时植入三根电极导线,如何精准的放置这些导线对此次手术尤为关键,也是手术的难点。经过术前精心准备,许嘉鸿主任凭借丰富的操作经验和精湛的导线操控技术,首先从左侧锁骨下静脉植入一根除颤电极导线,随后又从右侧锁骨下静脉先后植入两根起搏电极导线。术中测试参数良好,手术耗时约2小时。术后第二天李老伯就能下地活动,恢复良好。
许嘉鸿主任表示,目前,心衰主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复律除颤器(ICD)、心室辅助装置等,然而总体治疗效果仍欠佳,预后差。对于严重心衰患者,仅仅预防猝死是不够的,还需要兼顾患者的生活质量。CCM作为心衰器械治疗的全新手段,可以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填补了慢性心衰器械治疗领域的空白。随着它正式投入临床使用,为更多心衰患者带来了福音。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融通基金万民远:当前对医药行业保持相对乐观
不惧市场风格转换,业绩能打回撤可控;重视持有人体验,回撤控制佳;...
新增Ultra同款相机,小米13手机系统更新14
感谢IT之家网友天堂男孩的线索投递!,小米13手机今日收到系统O...
realme推出新款C53手机:支持90Hz刷新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realme在马来西亚推...
VGN推出新款蜻蜓F1MOBA鼠标:适合《英雄联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ririghe的线索投递!,VGN蜻蜓...
2499元,摩尔线程MTTS70国产独立显卡上市
,摩尔线程昨日最新发布的MTTS70国产独立显卡已上架电商平台,...
角川娱乐公布日本软硬件榜单:《GT赛车7》卖得最
,角川数字娱乐高级顾问滨村弘一近日公布了“2023年春季游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