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7日,第六届外滩金融峰会“应对变化的世界”在上海召开,峰会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与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CCIEE)联合主办。
在“金融领域的AI变革与挑战”圆桌上,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亚太区联席主管Tim Wannenmacker表示,2022年11月ChatGPT启动,全球见证了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的分水岭时刻,从那时起,出现了重大的投资热潮和技术进步,可能会从根本上影响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所有经济部门。
根据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的报告,金融业可能是采用人工智能后成本机会最大的行业之一,以美国金融市场为例,50%的工作都有很高的自动化和增强潜力。Wannenmacker也强调,短期内人工智能不会在金融领域广泛取代人类,而是通过提高生产力来支持人类的工作。
生产力的提高是金融领域采用人工智能的主要益处。人工智能可以自动执行常规和手动任务,如交易处理,还可以处理客户查询,提供更好的定价,帮助进行合规性检查,增强决策流程,并简化中后台操作。在风险管理方面,人工智能模型可以通过实时分析大量数据,增强欺诈检测和信用风险评估。在合规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监控可疑活动的交易,确保监管报告准确生成。最后,AI的一个关键生产力优势可能是让管理层腾出时间专注于更有意义的事务。
挑战方面,Wannenmacker分析称,虽然人们都希望AI能够创造价值,但AI集成也面临着重大挑战,包括许多公司中传统技术盛行,例如主机遗留IT基础设施和数据孤岛。转向以技术为主导的组织的能力和文化变革,全面解释和理解人工智能如何产生确定的输出内容并不容易。例如,像大语言模型这样的深度学习神经网络不容易理解,客户、员工和监管机构可能会有疑虑。缓解此类风险的关键因素是AI模型的选择和实施、AI治理框架,以及数据和AI伦理。
谈到中国时,Wannenmacker看到了许多与人工智能发展相关的机会,尤其是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国受益于活跃的人才库、大量数据和大语言模型多样化用例的优势。由于前沿技术的获取受到一定的限制,中国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有望成为一种更加自给自足的模式,并得到学术界、开发者社区、行业参与者和政府激励措施的共同支持。瑞银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软件和IT服务市场的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规模达到130亿美元左右。
展望未来,Wannenmacker预计,人工智能对金融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涉及技术、监管和运营方面,预计AI将具有高度颠覆性,能够改变商业模式、客户互动和内部运营。在对新技术进行必要的投资时,大型且资本增值的商业模式可能具有竞争优势。相反,缺乏投资能力的公司将在采用人工智能方面落后,并有可能因效率低下和过时的服务模式而落后。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融通基金万民远:当前对医药行业保持相对乐观
不惧市场风格转换,业绩能打回撤可控;重视持有人体验,回撤控制佳;...
新增Ultra同款相机,小米13手机系统更新14
感谢IT之家网友天堂男孩的线索投递!,小米13手机今日收到系统O...
realme推出新款C53手机:支持90Hz刷新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realme在马来西亚推...
VGN推出新款蜻蜓F1MOBA鼠标:适合《英雄联
感谢IT之家网友雨雪载途、ririghe的线索投递!,VGN蜻蜓...
2499元,摩尔线程MTTS70国产独立显卡上市
,摩尔线程昨日最新发布的MTTS70国产独立显卡已上架电商平台,...
角川娱乐公布日本软硬件榜单:《GT赛车7》卖得最
,角川数字娱乐高级顾问滨村弘一近日公布了“2023年春季游戏产业...